杰出学人

首页 >> 必赢官网 >> 杰出学人 >> 正文

桂诗春

日期:2023-03-02

作者:

审核人:

浏览次数:

【人物档案】

桂诗春(1930-2017),曾任广州外国语学院院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外国语言文学学科评议组第三、四届委员、全国外语教学研究会副会长、全国外语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委员会会长、广东外语学会会长。桂诗春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心理语言学、应用语言学、语言测试、统计语言学等,是我国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的倡导者和主要创始人。

著名语言学家许国璋曾说“先知道有桂诗春,后知道有广外”。作为中国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的倡导者和主要创始人,桂诗春为我国应用语言学发展立下汗马功劳。

小小的“图书馆员”

在中国的语言学界,桂诗春是许多方面的第一人。他是引进并开创我国心理语言学研究的第一人,是把统计学方法引进中国语言学界的第一人,是最早倡导并组织创建外语教学界内联网的第一人。著名语言学家宁春岩教授认为,桂诗春的第一人不是机械的第一人,而是辩证的第一人:他一方面是为我国引进标准化考试的第一人,因为它是一种社会进步;然而,另一方面桂诗春又是反对歪曲标准化考试的中国第一人。他一方面是为我国引进语言实验室教学设备的第一人,因为语言实验室的确是语言教学中的技术进步,然而桂老师另一方面又是坚决反对以“土老财”的心态把语言实验室当成装潢摆设的第一人。

桂诗春在荣誉面前始终保持一颗平常心。他经常说自己与其是教授、博士生导师,不如说是“图书馆员”更恰当。就是这个“图书馆员”的身份,蕴含了他为开创全国外国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研究所经历“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历程。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期,他收集到关于应用语言学研究的各种纸质书籍三千种,使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基地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心的资料室成为中国大陆关于应用语言学资料最齐全的资料中心。如今数字化生存时代,他的“家庭图书馆”不断更新、扩大,率先成为拥有百万册电子图书的当代学者中的一员。

就是这样一个“图书馆员”,总是乐于和同事、朋友、老师、以及学生分享图书资源,有求必应,惠及大江南北的莘莘学子。2002年12月在广外召开了心理语言学与外语教学研讨会,他精挑细选心理语言学方面的部分专著及论文上百部/篇,亲手扫描、识别、校对成电子图书,刻录成光盘无偿分发给大家,与会者个个欢欣鼓舞。

就是这样一个“图书馆员”,其“长处可并不仅限于搜集资料,更可贵的是他善于开路领航”(王宗炎先生语)。 是他把广外从默默无闻带向国内知名。在李筱菊教授看来,广外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建校,直到七十年代在全国外语院校中还默默不为人知。可自从进入八十年代以后,以桂诗春为首的广外人创建我国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学科、建立按科学标准的标准化考试、开创心理语言学研究的先河,从此广外的外国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研究蜚声国内外。

“杂学家”和电脑“发烧友”

桂诗春有许多光彩的称呼:原广外校长,广东省第五、六、七届人大代表,1984年国家“有突出贡献国家级中青年科学、技术、管理专家”,日本神户女学院大学名誉人文科学博士,1993年全国优秀教师奖章获得者,中国外语教学研究会副会长,国务院第二、三届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会学科审议组成员,广东外语学会会长,广东省“教书育人”南粤优秀教师特等奖获得者,香港理工学院“杰出中国访问学人奖”获得者,广东省南粤杰出教师,1993年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外国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博士点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等等。然而,同事们、学生们最喜欢的、也最经常称呼他的却是桂老师,并亲切地称之为“我们的桂老师”。

桂诗春有一种精神,一种科学家应有的“专注”和“广博”精神。他在接受中国社会科学报采访时说,专注的精神就是“发烧友”的精神,就是对自己所选择的目标培养浓厚的兴趣,充分认识“路漫漫其修远兮”,坚持 “上下而求索”。所谓广博就是“杂学”。在学科研究领域,他认为,广博与专攻是互补的,要在广博的基础上专攻。

听过桂诗春讲课的人大概都能领略到桂老师的这种广博。2005年,李光泽、赵晨考进广外攻读心理语言学的博士学位。桂老师年事已高,不再具体指导该方向的研究生,而由董燕萍教授具体指导,桂老师只是挂名导师。虽然只是挂名,桂老师仍然给他们开了一门《认知科学导读》课。课是在桂老师的书房上的,隔周周三的上午八点半。他们俩准时到来。桂老师也准时开始上课。课程一旦开始,桂老师便从认知心理学、认知语言学、语言学、数学、计算语言学等角度阐述认知科学的学科范围和内容。他滔滔不绝,旁征博引,讲到高兴处,他随即起身,从书柜里取出一本书,告诉他们,谁谁谁写了一本什么书,为学术界做了什么贡献。桂老师娓娓道来,如数家珍。一上午三个小时的课往往很快就过去了,而桂老师的书桌上也堆起了一座小山。

桂老师的广博还体现在他爱好的庞杂,也就是他所说的“杂学”。他爱好摄影、美食、电影。桂诗春是标准的电脑“发烧友”。七十年代,电脑在广东还是个罕见事物,桂老师可已经在广外开展览会,展示如何用电脑评阅试卷、如何编写程序了。现在已经做了广外大副校长的刘建达教授还清晰记得陪桂老师逛广州天河电脑城的情景。那时桂老师还在带博士生,几乎是每个周六,桂老师都会约上喜欢电脑的同学逛电脑城。早上八点出门,先美美吃上一份广州的肠粉,然后从早到晚泡在电脑城,一边淘宝,一边学习电脑知识。据刘建达教授回忆,桂老师当时玩电脑游戏的水平不下于他们这些当年的年轻人。

一身正气的学者

桂诗春有一股学者的正气。他当过原广州外国语学院院长,在他的领导下,同李筱菊、何自然、黄建华等教授一道创建了硕士点、博士点、重点学科组。这正是学校领导者最大政绩。当大学校长的,不追求学术建树,和啤酒厂厂长不领着众人造啤酒一样,没出息。在把大学办成培养人、教育人的学术教育圣地还是“创收”的福利单位的选择中,桂老师始终选择了前者。在桂老师的身上闪耀着的是一股学者的威严和正气。他敢于压邪扶正,对搞歪门邪道、诡秘通融往学者队伍硬挤的人敢于直言不讳;对热爱教育、尊重学问的人,他珍爱;对鄙视教育、鄙视学术的人,他鄙视。桂老师是大度和宽容,在他那里找不到市侩文人的妒忌和小气。他不怕后来人超过自己,从他那里得到的永远是真诚的鼓励和实在的支持。他十分器重人才,尤其年轻的,因为他从事的是一桩有未来的科学事业。

桂桂诗春晚年曾立下了“二不”规矩:不接受采访、不出广州。这让很多人不解。因为以他在学术界的地位,完全可以出席更多的活动 ,扩大广外的影响。董燕萍教授曾专门就这个问题问过桂老师。桂老师的回答是,年龄大了,有时候词不达意,容易引起别人误解;名声大了,发言多了,容易误导别人,还不如不说。其实桂老师就是这样一个淡泊的人,他一生最担心的就是麻烦别人。直到晚年,桂老师做研究还是坚持自己设计实验,从不让学生代为设计。

  • 广外官微

  • 学院官微

版权所有 © 2024 BWIN·必赢体育(中国)官方官网-最新手机APP下载 地址:广州市白云区白云大道北2号